(資料圖片)
新聞出版、網信、宣傳等部門更要凈化網絡閱讀空間,推行分級作品提供和平臺篩查責任機制,結合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tǒng)和共治共防“成長防火墻”構建,提供優(yōu)秀網絡作品,并通過構建健康閱讀平臺、推出云閱讀服務、正規(guī)電子書、電紙書等數(shù)字資源,堅決打擊治理利用“算法陷阱”面向未成年人推出低俗和過分成人化閱讀推薦服務等,構建“有講究”閱讀的氛圍。
“課外閱讀應該是課堂之外的‘補充劑’,但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網絡閱讀成為重要渠道,‘補充劑’變成了一把‘雙刃劍’。課外讀物本身就存在編寫良莠不齊的問題,現(xiàn)在有了網絡閱讀,這個問題更突出了?!鄙虾J悬S浦區(qū)盧灣一中心小學語文教師武曉菲說,現(xiàn)在網絡上尤其是短視頻平臺上,有很多小短文或“一分鐘讀完一本書”之類的內容,如果習慣了這種快餐式閱讀,可能會消解孩子們沉浸式閱讀、深閱讀的興趣和專注力。(《新華每日電訊》4月24日《“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
“紙質書”和“電子書”并存,必然導致閱讀的多樣化和碎片化并存,電子書浩繁龐雜之下內容必然良莠不齊,更會導致出現(xiàn)讓教師、家長和社會擔憂的接觸不良讀物、不良內容、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和三觀塑造的閱讀審美異化現(xiàn)象。上海市教育學會聯(lián)合高校及第三方科技團隊2021年發(fā)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時下在網絡閱讀和短視頻平臺、自媒體上的不良讀物和內容對青少年有較大吸引力。特別是虛擬世界充斥大量“霸道總裁救贖文”、“校園戀情”、“耽美小說”、“懸疑玄幻”等網絡作品,這些內容一旦進入中小學生閱讀視野,更會接二連三出現(xiàn)“算法推薦”下未成年孩子被負面網絡閱讀內容裹挾的畸形,糟粕性影響和不良文化侵襲等無不讓人憂心忡忡。
課外書閱讀是青少年課堂之外的成長“補充劑”,但更是一把“雙刃劍”。實事求是而言,現(xiàn)在中小學生不缺少讀物,尤其不缺少電子讀物,但關鍵是如何科學選擇讀物、如何有效科學閱讀以及如何提高閱讀質量和效果的問題,這是“有講究”的,而相對于未成年對象而言,實現(xiàn)“有講究”閱讀也是當務之急和健康成長之亟需。
“有講究”閱讀,從物質載體的角度而言,首先是一個“選擇講究”問題。也就是我們到底該為孩子們選擇什么書以及教會孩子們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高質量讀物。在深閱讀、沉浸式閱讀和淺閱讀、碎片化閱讀之間,最好的選擇是前者。但在網絡平臺和虛擬閱讀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則需要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甄別性閱讀以及在教師、家長和專家指導下有選擇閱讀。這里就需要教育部門、學校、宣傳文化出版部門、家長等要主動為孩子提供優(yōu)秀讀物、幫助孩子選擇優(yōu)秀讀物,通過打造“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等,強化健康讀物供給并科學指導中小學生讀經典、讀名作。新聞出版、網信、宣傳等部門更要凈化網絡閱讀空間,推行分級作品提供和平臺篩查責任機制,結合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tǒng)和共治共防“成長防火墻”構建,提供優(yōu)秀網絡作品,并通過構建健康閱讀平臺、推出云閱讀服務、正規(guī)電子書、電紙書等數(shù)字資源,堅決打擊治理利用“算法陷阱”面向未成年人推出低俗和過分成人化閱讀推薦服務等,構建“有講究”閱讀的氛圍。
讓未成年人“有講究”閱讀,更需要普及科學閱讀、高質量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不斷提升讀書質量和閱讀效益。比如養(yǎng)成健康的閱讀習慣、結合讀寫算基本學力養(yǎng)成推進健康閱讀習慣養(yǎng)成等。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閱讀分享會、開設閱讀課程、推行正本閱讀競賽、打造班級和學校特色閱讀品牌、推行親子共讀、師生共讀活動等,教育引導每個孩子學會基于用眼衛(wèi)生、閱讀衛(wèi)生、讀寫結合、讀踐結合、悟思結合等閱讀方法與技巧,讓閱讀披上綠色健康的外衣,真正成為開闊學生視野、熏陶學生情操、培育學生習慣、鍛樹學生靈魂的渠道和載體。
當然,推行和幫助中小學生落實“有講究”閱讀,這不僅僅是中小學生自己的事,更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事。教育部門和學校如何構建閱讀氛圍,如何打造閱讀平臺,如何提供閱讀資源,如何教育引導健康閱讀高質量閱讀,家庭如何發(fā)揮家長主導作用和引導示范,落實親子共讀打造書香家庭,社會各部門如何提供社會性閱讀空間和閱讀資源,如何設置閱讀情景,如何構建書香社會形成積極的讀書氛圍,這些也更需要及時跟進并落實到位,才能確保中小學生閱讀的“有講究”和高質量。
(作者單位:河南省禹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