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不會拍馬屁的大臣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汲黯,可能是司馬遷最欣賞的一位同時代人了。汲黯是一位剛直不阿的士大夫,在司馬遷眼里,他的人品跟公孫弘、張湯這些人相比,簡直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歷史上也有人把汲黯跟唐太宗手下的敢直言進諫的著名大臣魏征相提并論。可是,魏征敢說真話,唐太宗給了魏征“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高度評價,而汲黯不會拍馬屁,卻被漢武帝在背后偷偷罵他是“憨憨”。汲黯的人生遭遇比起魏征可就差遠了。
從前人們一提到《史記》里的汲黯,第一印象就是:他是漢武帝最敬畏的一位大臣?!妒酚洝防镉羞@么一組人物對比,講的是漢武帝在接見大臣時的不同表現(xiàn)。大將軍衛(wèi)青進宮去見漢武帝,漢武帝蹲在廁所上見他,完全是一副對待奴才的態(tài)度。丞相公孫弘去陪漢武帝,漢武帝時常頭上不戴帽子。帽子對古人來說可是最重要一件的服飾,貴族士人要是正式場合不戴帽子,那就跟裸奔一樣。這說明漢武帝也沒把見丞相當成非常正式的事兒??梢羌橱鲞M宮來向漢武帝匯報工作,漢武帝要是發(fā)現(xiàn)自己沒戴帽子,就會躲到帷帳后邊去,讓身邊人替自己傳話給汲黯。丞相公孫弘和大將軍衛(wèi)青,是朝廷里一文一武的兩位最高官員,但是汲黯比起他們來,在天子面前顯然有更高的威嚴。為什么漢武帝會如此敬畏汲黯呢?我們來說說他們兩人之間的淵源。
(相關(guān)資料圖)
在漢武帝還是東宮太子的時候,汲黯就是他身邊的老人了。漢景帝讓汲黯當太子洗馬,“洗”這個字寫成洗澡的洗,但讀成“xiǎn”。這個官職可不是給太子洗刷馬匹的,而是負責陪同太子一塊學習和生活的隨從。汲黯在這個職位上的工作表現(xiàn)相當突出,漢武帝當了皇帝以后,對汲黯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漢武帝說:古代有所謂可以托付社稷重任的大臣,像汲黯,就是近似于社稷之臣的人啊。
然而,在漢武帝的統(tǒng)治下,汲黯卻沒有機會真正發(fā)揮所長,成為領(lǐng)導國家社稷的棟梁。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汲黯跟漢武帝有兩點根本分歧:第一個分歧是他們信奉不同的政治理念;第二個分歧是汲黯太敢說真話,常常讓愛面子的漢武帝下不來臺。
咱們先來說說他們在政治上的分歧。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不管他是不是真心信奉孔孟之學,至少在表面上,漢武帝一直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儒學、提拔儒生。可汲黯并不是一名儒生,他是黃老學說的忠實信徒。在這兒我先給你簡單解釋下什么是黃老之學?!包S老之學”里的這個黃,指的是軒轅黃帝;“老”指的是寫《道德經(jīng)》的老子。漢初黃老之學的中心思想是“清靜無為”,這是指個人在生活上要清心寡欲,統(tǒng)治者要與民休息,不要去浪費民力。
汲黯深得黃老之學的精髓。他當過一陣東??ぬ兀驗樯眢w不好,常常得整天臥床休息,不能管事。你可能會問了,這樣能管好地方嗎?其實啊,汲黯并非凡事撒手不管,他有他的辦法。首先他讓合適的官吏各司其職;其次,他會為官吏們設(shè)定好大的原則,不苛求細節(jié)。安排好這兩件事,汲黯就回屋睡覺去了。過了一年多,在汲黯這種近乎“佛系”的治理之下,東??ひ慌尚佬老驑s??墒菨h武帝他不是一個清心寡欲的人啊,黃老之學不對他的胃口,汲黯和漢武帝的理念分歧馬上就在朝廷上擦出了激烈的火花。
按理來說,君是君、臣是臣,皇帝的主張肯定會贏得壓倒性的勝利。你看,像公孫弘這樣的儒生丞相,只要一發(fā)覺漢武帝不同意自己的主張,就馬上改弦更張,先順服皇帝??墒羌橱鍪撬酪膊粫鲞@種喪失原則的事的。有一次,漢武帝在朝廷上說自己要效法儒家推崇的古代君主,干什么事干什么事….…汲黯馬上就打斷了漢武帝滔滔不絕的理想規(guī)劃,他說:陛下您表面上想施行仁義,可實際上內(nèi)心卻充滿了各種欲望,這樣難道就能夠?qū)崿F(xiàn)堯舜的治世么?你聽,這話說得實在太不客氣了,這等于直接說陛下人品不行啊。漢武帝的臉被當眾打得啪啪響,嗆得半晌說不出話,氣得立刻散朝,還對左右抱怨說:太過分了,汲黯就是個憨憨!
憨憨的汲黯在朝廷里只要有看不慣的事兒,就慰天慰地,一點不留情面。權(quán)貴們幾乎被他慰了個遍。比如武安侯田蚡,氣焰熏天,大臣們見了他都要下跪。而汲黯見了他最多作個揖,從來沒跪拜過。田蚡和竇嬰一起告御狀的時候,汲黯是唯一一個敢為竇嬰仗義執(zhí)言的人。再比如公孫弘和張湯都是漢武帝面前的大紅人,但汲黯卻敢斥責他們是禍害天下的奸詐小人。還有朝廷里人人都敬拜的大將軍衛(wèi)青,汲黯也只是跟他以平等之禮相待。別人都勸汲黯在衛(wèi)青面前要放低一點兒身段,汲黯卻說:難道就因為有人只作揖不跪拜,大將軍就喪失威嚴啦?衛(wèi)青聽到汲黯這句話,不僅不生氣,反而更加禮遇汲黯。
汲黯的這種剛正不阿、不為權(quán)勢折腰的態(tài)度,對朝廷內(nèi)外的壞人來說其實是一種震懾。淮南王劉安想謀反,可他非常害怕汲黯。劉安說:汲黯能直言進諫,是個忠義到極點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而丞相公孫弘,要買通他,就跟騙小孩一樣容易。
正直的汲黯從來不會拍馬屁,人格很高尚,有君子之風,可是這樣獨立的性格在官場上卻是很吃虧的。會拍皇帝馬屁的人,像公孫弘和張湯,從前身份都比汲黯低,可就是會投漢武帝所好,因此都平步青云,反而成了汲黯的頂頭上司。被這些奸詐小人壓過一頭,汲黯的心里肯定也有不平,而且還毫無避諱地在漢武帝面前爆發(fā)出來了。他說:陛下用人,好比搬柴禾,后來壓在先來的上頭。漢武帝當然聽得出這有嘲諷他的意思,他沒有當場發(fā)作,等汲黯走了以后才跟身邊人抱怨:你們看看汲黯,真是越來越過分。再加上汲黯平時還老是批評漢武帝討伐匈奴的政策,漢武帝再也忍受不了汲黯的直脾氣,就找了個借口,又把汲黯從中央趕到東方的淮陽郡做太守去了。七年以后,身體一向不好的汲黯就默默地在外地病死了。
從《史記》能我們能讀得出來,凡是汲黯討厭的人,司馬遷也討厭,所以司馬遷給予了汲黯許多正面的評價,因此耿直得有點過分的汲黯就成了為后世稱頌的一代名臣??墒?,也有人批評司馬遷對汲黯有點兒偏心,這些人認為汲黯身上也有很大的毛病,比如說,難道就不能在跟漢武帝說話的時候,再多講一點方式方法嗎?甚至還有人認為,像汲黯這樣不懂變通的脾氣,是無法在現(xiàn)代社會立足的。既然愛聽好話的風氣一時也改變不了,那不如先改改自己的脾氣,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啊。對持這些看法的人,我只想說一句:你們活得太卑微了。人格如果也能討價還價,一個人還有什么底線不能放棄?當然,汲黯作為一個古代士大夫,他那時的環(huán)境跟現(xiàn)代社會天差地別,他的仕途人生也并不成功。但是他能貫徹自己的原則,絕不妥協(xié),這種人格力量的價值是不分時空的。
下一講,我們來講一位可以和歐洲人哥倫布媲美的大旅行家,你知道他是誰嗎?咱們下期接著講。好,感謝你的閱讀,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