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年,即嘉靖三年,明朝發(fā)生了前所未聞的怪事:100多名文武官員,在皇宮左順門前排隊等著打板子。隨著一聲聲響亮的板子聲音,鮮血橫飛,呻吟聲不絕于耳。板子打完,共計16名大臣喪命。
(資料圖片)
這就是著名的左順門廷杖事件。
下令廷杖之人,自然是當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即我們熟悉的嘉靖帝。嘉靖帝為什么要打大臣屁股呢?簡而言之,就是因為嘉靖帝不是前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子嗣,而是湖北興王朱祐杬的次子。朱厚照死后,朱厚熜被首輔大臣楊廷和等人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規(guī)定,擁立為新的皇帝。嘉靖帝即位后,與大臣們在嘉靖帝"皇考""生父尊號"等問題上爭執(zhí)不休,是為"大禮儀之爭"。
最終,嘉靖帝以一頓鮮血淋漓的板子,結束了"大禮儀之爭"。
在左順門前排隊挨打的大臣中,有不少我們熟悉的身影。如楊廷和之子、大文學家楊慎,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就是楊慎的作品。當然,里面更多的是我們不熟悉的人。如時任工部員外郎的范鏓。
范鏓據(jù)稱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后代。他老家本來是江西樂平,由于曾祖范岳在洪武年間獲罪,被舉家謫遷遼東都司的沈陽衛(wèi)。1517年,范鏓金榜題名,成為新科進士,步入仕途。先授工部主事,后遷升為工部員外郎。
在"大禮儀之爭"時,范鏓跟隨楊慎等人之后,在左順門一帶列宮大哭,抗議朝廷逮捕大臣。惹得嘉靖帝大怒,統(tǒng)統(tǒng)賞了一頓板子,"帝益怒,悉下詔獄,廷杖之。"這也是明朝建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集中廷杖事件。
幸運的是,范鏓挨打后,并沒有喪命。不久,他被下放到地方,擔任河南一個地方的知府。期間,當?shù)匕l(fā)生大饑荒,還發(fā)生了餓死人的悲劇。范鏓是一個悲天憫人的官員,他沒有等到朝廷下令,自作主張打開糧倉,救濟百姓,"全活十余萬"。10多萬人因為范鏓此舉活了下來,善莫大焉。范鏓因此名聲遠播。
之后,范鏓官運亨通,20多年間,歷任兩淮鹽運使、四川參政、湖廣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河南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等職。1549年,兵部尚書趙廷瑞遭到彈劾,被免去職務,嘉靖帝命范鏓繼任。范鏓以自己已經年老為推辭。嘉靖帝大怒,"責其不恭,削籍為民。"
不久,范鏓去世。
故事并沒有完。100多年后,范鏓曾孫范文程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范文程長大時,沈陽已經被后金攻占。范文程主動找到努爾哈赤,請求歸順。努爾哈赤對諸貝勒說:"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于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后代,就成了后金的子民。
努爾哈赤死后,范文程在皇太極部下發(fā)揮了"第一軍師"的作用?;侍珮O每次商議軍國大事,都要聽取他的意見。
范文程為清廷作出最大的貢獻,就是力主進關、逐鹿中原。
1644年初,李自成大軍逼近北京,崇禎帝束手無策,一時局勢混亂。就在這時,范文程主動上書攝政王多爾袞,建議立即出兵進關、奪取天下。多爾袞等人最初對進關并無信心,經過范文程詳細分析,堅定了信心,于當年4月14日,出動所有八旗精銳力量,共計10余萬人,誓師出發(fā),向山海關日夜兼程進發(fā)。
最終,清軍在吳三桂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進入關內,并成功趕走李自成軍隊,占領了北京。當年9月,年幼的清朝順治帝自盛京遷都北京,于皇宮武英殿宣告"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至此,清廷實現(xiàn)了多年以來入主中原的宏愿。范文程因功名列內閣大學士之首。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