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火了。據(jù)媒體報道,這場由貴州榕江縣舉辦的村際聯(lián)賽,相關內容全網(wǎng)瀏覽量已超20億次,近期幾場比賽會有5萬多人聚到足球場邊,搖旗吶喊,觀眾人數(shù)甚至超過去年卡塔爾世界杯的部分場次。
他們所歡呼的對象,并不是國腳明星,而是來自有著“貴州苗疆”之稱的榕江縣的20支村級足球隊,那些在綠茵草場上馳騁的球員,可能在幾個小時前還在工地搬磚、在餐廳顛勺,或者在稻田里犁地。
籃球場里走出一支足球隊
(相關資料圖)
“我們這支足球隊是從籃球場踢出來的。”月寨村足球隊的前鋒李恒說。
他回憶說:“小時候,村里沒有足球場,我們就在籃球場上踢球,4對4或者5對5,分邊踢。那時候的籃球架下面是用鋼管搭起來的,正好給我們拿來當球門用?!?/p>
由于當時家庭條件有限,李恒和小伙伴們大多光著腳踢球?!盎@球場是水泥地,不是很平整,有時候有水,踢球前我們都先得把球場打掃一下,把小石子、雜草等清干凈,免得受傷?!?/p>
李恒的弟弟李璐比哥哥小一歲,如今也是月寨村足球隊的一員,李恒小時候踢球時就會帶著弟弟一起去,久而久之,村里開始稱兩兄弟為足球“雙人兄弟”。
李恒說:“到了大學我才第一次站到真正的足球場上踢球,以前我們沒有老師和教練,都是自己練?!?/p>
畢業(yè)以后,李恒在榕江縣政府工作,李璐在貴陽某職業(yè)學校當老師。兄弟二人有時間都會去踢球?!皫缀趺恐芏继哂颜x賽,除了老球員,現(xiàn)在我們也會帶上村里的小球員,最小的球員還在上小學。我們和他們一塊練、一起學,也算是一種傳承吧?!崩詈愕膬鹤咏衲?歲,女兒2歲,李恒去踢球就會把兒子放在球場邊,給他個球玩,“就當提前培養(yǎng)球感了”。
今年“村超”上,除了李恒和李璐,月寨村足球隊中還有很多和李恒一起長大的親戚?!拔业膬蓚€堂哥和一個侄子都在球隊里。算大家族的話,球隊30多個人中有一半都是我們家族的。”
這支從籃球場走出來的球隊,目前在小組賽中排名第四,積分離第一名僅差一分。站在正規(guī)的足球場上,享受著村民的鼓勵與支持?!案杏X我就像參加世界杯的大牌球星一樣,肩負著整個村子的榮譽?!崩詈阏f。
球隊財政幾乎全靠自理
“我之前在海南打工,為了參加‘村超’,特意請了兩個月的假回家參加比賽?!苯衲?2歲的韋亞軍平時在工地上做鋼筋工,常年跟著施工隊在外地奔波,但得知本屆“村超”招人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報了名。他表示,在“村超”球隊中,類似他這樣的情況并不罕見,他所在的“車江二村隊就是一支草根球隊,算上領隊和教練共32個人,沒有一個是專業(yè)運動員?!拔覀兗兇馐且驗闊釔劬鄣揭黄?。”韋亞軍說。
2003年,車江二村發(fā)動全村人修了足球場。榕江岸邊有塊菜地,每年洪水季節(jié)都會被淹,漸漸成了荒地,村民們修整土地,用杉樹做球門,撒石灰粉畫線,修建了村里第一塊足球場。這里從此成了縣里不少村子舉辦比賽的場所,洪水來了比賽暫停,洪水走了比賽繼續(xù),這個比賽成了如今“村超”的前身。
2007年,韋亞軍初中畢業(yè)外出打工,剛開始是當廚師,后來進工地干活。雖然工作辛苦,但他仍會抽時間找人踢球。他回憶說,雖然很累,但他對此感到很滿足?!按宄钡那蜿犡斦缀跞孔岳?,韋亞軍說,除了球衣由一名老板贊助,其他鞋和護具都需要球員自己購置,就連礦泉水都是球員支付,“我們就為自己踢、自己玩。”
高一學生踢出精彩“世界波”
“兒子踢出那腳‘世界波’時,我正在場邊擔任記錄員,我只能壓抑住自己內心的激動,直到比賽結束才向兒子送上祝賀?!碧崞饍鹤釉凇按宄鄙咸叱龅木蔬M球,肖先生仍感到非常激動。
6月9日,肖先生的兒子肖祥健作為榕江新中村足球隊的一員登上了“村超”的賽場,并先后在比賽中完成兩粒進球,幫助球隊5比0擊敗對手。其中肖祥健在比賽中完成了一記精彩的“世界波”,皮球在空中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后進入球門死角,這一幕通過央視等專業(yè)媒體的轉播,傳到了數(shù)以萬計的球迷眼中。
此時的肖祥健只是一名16歲的高中生。類似肖祥健這樣的高中生,是新中村足球隊的主力。
臨時守門員:“越拼越有勁”
位于榕江三江鄉(xiāng)的四格村,距離縣城有40公里。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四格村在2014年時仍是深度貧困村,2020年10月全部貧困人口剛剛實現(xiàn)脫貧。四格村隊的前鋒吳定燦坦言,由于位置偏遠,村里長期接觸足球的人其實并不算多,即使如此,村里仍為參與此次村超湊齊了一支足球隊。這支球隊被球員們認為是此次“村超”球員年齡跨度最大的足球隊。
今年剛剛18歲的楊勝鄆是球隊最年輕的一員,參加“村超”之前,他主要忙著從事養(yǎng)殖業(yè),參加“村超”后又被稱作球隊“最忙碌”的一員。作為球隊守門員,楊勝鄆幾乎每場比賽都在不停撲救,即使如此,連續(xù)6場比賽球隊均以大比分落敗。
楊勝鄆坦言,自己此前幾乎沒有接觸過足球,是兩個月前被村里經(jīng)常踢足球的兄弟們拉進隊里,當起了守門員,“練的時間太短了,動作老是做不好,撲球也沒撲住。除了自己技術上的不足,和隊友之間的配合也并不順利,甚至會出現(xiàn)自家后衛(wèi)擋守門員的情況。”球隊連連遭遇慘敗,0比5、0比4、0比7,連續(xù)被對手“剃光頭”,這些都讓楊勝鄆感到瀕臨崩潰。
盡管球隊成績在參與“村超”的球隊中墊底,但讓楊勝鄆感慨的是,村民始終在支持自己的球隊,球員們也始終沒有放棄希望。
“因為我們隊是剛組建的,比賽經(jīng)驗不足,配合也不好,但我們從來沒有消極應賽,都是拼到底,現(xiàn)在感覺越踢越有勁?!比缃竦乃母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楊勝鄆一樣迷上了踢球。
文/本報記者屈暢實習生羅艾敏
統(tǒng)籌/蔣朔
責任編輯:劉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