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x 澎湃問吧
職場如江湖。想要在職場中混得開,不只需要持續(xù)提升工作技能,更得懂得職場的生存之道。在職場中,你是否也曾有過這些困惑:明明工作能力差不多,為什么晉升機會給了TA?跟同事保持什么樣的關系最為恰當?在職場中,最忌諱做哪些事情?遭遇職場PUA,該如何應對?感覺自己入錯了行,該“躺平”、逃離還是堅守?澎湃問吧邀請資深媒體人、職場專欄作家陳琳,一起聊聊如何玩轉(zhuǎn)職場。
職場沒有真友誼?
(資料圖)
@澎湃網(wǎng)友iegcd:職場中沒有真友誼這種說法是對的嗎?有時候會遇到聊得來的同事,但是又不敢太推心置腹怕被背刺,應該怎么跟同事相處呢?
陳琳:職場友誼肯定是存在的,有不少佳話。但真友誼的“真”到什么程度,這就很難界定了。
職場友誼是在特定的工作場景下萌發(fā)生長的,每個人都肩負相應的職責、要完成自己的任務,還伴隨著掙錢養(yǎng)家、爭取仕途發(fā)展等各種目的,因此,職場中所結下的友誼,相比于兒時發(fā)小、象牙塔中同學情誼,看上去不那么“純粹”。
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并不影響職場友誼的“含金量”。兒時的發(fā)小也可能出賣同伴,同窗之誼可能伴隨著妒忌、暗算,看看大火的韓劇《黑暗榮耀》,雖然極端,但也能看明白幾分。
能結下友誼善果,自然是好,但別忘記,職場首要的任務還是工作。
總而言之,平常心,能在職場中收獲真友誼,固然好,但別苛求,也別奢求,因為可遇不可求。
和同事聊得來是一回事,但前提是,在職場,能聊的和不能聊的,你心里得有個譜,頭腦里有根弦。
職場無小事,各種利益糾葛都是對人性和人品的考驗,正是因為職場友誼的“不純粹”,任何小小的改變,都能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沒有“邊界”意識,和人溝通時無原則地言無不盡、交淺言深,讓很多職場人“犯錯誤”“栽跟頭”。
“不敢太推心置腹”“怕背刺”,這些想法很合理,說明你有邊界意識。職場中的推心置腹,要用在“刀刃”上,才能體現(xiàn)效果。比如,領導就重要事項和你溝通,推心置腹點撥幾句,這份推心置腹就很重要、很寶貴,可能關系到你未來的發(fā)展。
職場交往中,待人真誠是美德,很可貴。遇到“聊得來”的同事,只能說明你們在某些事情上有相似的觀念和看法,但在日常工作交往中有必要“推心置腹”這么用力嗎?和同事交往,相處模式因人而異,放輕松,有原則地保持真誠,適度釋放善意,無愧于心就好。如果想獲得同事尊重,還是得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績來,這個時候你還驚喜地會發(fā)現(xiàn),“聊得來”的同事明顯增加了。
不快樂的工作要繼續(xù)嗎
@14億少女的夢:當工作讓人感到不快樂了,是否還要繼續(xù)?工作一開始時有吸引力,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陷入日復一日的重復當中,好像每天都是行尸走肉般麻木地活著,該如何排解呢?如何看待體制內(nèi)那種一眼望得到頭的日子呢?
陳琳:工作讓人感到不快樂,但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選擇繼續(xù)做下去。很簡單,為了糊口,為了生存,為了生活,工作是“剛需”。
你完全可以試著換個角度、換一種思路看待工作。
首先,恭喜你,工作讓你產(chǎn)生了機械重復的感覺,說明你對手頭的工作已經(jīng)熟稔,希望有所突破,更上一層樓,卻困于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找不到機會。而且你對于工作的需要也不限于掙錢糊口,隱隱的,在其中,你還有“入錯行”的疑惑。
在《職場課:剛?cè)岵侥苄蟹€(wěn)致遠》的《感覺自己入錯了行,“躺平”、逃離還是堅守?》中有真實的例子。一位護理員剛?cè)ジ@簣蟮剑退サ囊幻』镒泳鸵驗椤邦A見”了這份工作的重復、枯燥和辛苦,當天下午直接失聯(lián),連領到手的搪瓷碗都沒帶走。在洗衣店工作的洗衣工,每天做的就是把客戶送來的衣服上的污漬清洗干凈,拯救各種“問題衣物”。你看,他們的工作是不是繁復、枯燥得令你望而生畏?其實,其中有很多值得探究和研究的問題。比如,如何做好護理工作,一個與被護理人溝通的手勢,一個扶老人起床的動作,都值得細細探究,必須要在實踐中摸索體會;再比如,洗衣店的工作,很多污漬用普通的方法無法去除。
即便是每天都會帶來新鮮感的工作,也有枯燥的一面。想辦法提升自我,無論是學習新技能,還是用閱讀、進修開拓自己的眼界、提高格局,抑或是鉆研一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解決,哪怕是對流程細節(jié)進行優(yōu)化,都能一定程度化解你對工作重復、枯燥產(chǎn)生的逃避心理。
至于你問的“體制內(nèi)”,所謂“一眼望到頭”,可能是你對“體制內(nèi)”現(xiàn)在正在發(fā)生的各種變化不了解。
無論是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做,每天都會有所收獲。
@謀克敦:是你的認識不正確,上班賺錢要遵守規(guī)定,在哪兒不都是出賣自己的8小時。改變觀念,繼續(xù)在那里工作。
@天高云淡見飛雁:當你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沒有生活來源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工作不快樂了!
@硯山道友:人本性是好逸惡勞,所以沒人會喜歡工作,只是為了生活迫不得已。只有工作與興趣統(tǒng)一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愛工作。
如何定義“好領導”
@澎湃網(wǎng)友UbaMR3:如何判斷自己的領導是不是好領導?
陳琳:問這個問題,說明你心里可能已經(jīng)有一幅完美領導的畫像。他/她業(yè)務精通、博才多學、耐心細致、善于表達、聰明睿智、情緒穩(wěn)定、處事公平公正、樂于幫助下屬,如伯樂一般有識人之明,能挖掘你的潛能,時不時在工作中手把手教授你一些技巧,在重要項目中對你耳提面命、點撥一二,當你因為工作受到委屈時及時撫慰你,愿意在關鍵時刻提攜你,在你迷惘之時和你促膝長談、擔負你人生導師的重責……
我們對好領導有太多期待了,但事實卻常?!肮歉小薄妙I導可遇不可求。
我們遇到的領導,即便是成就你的“職場貴人”,更多情況下,本身會有這種那種的問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的領導情緒不穩(wěn)定,看他/她這幾天面色不善,你和他/她說話,得在心里掂量好幾遍,生怕踩到他/她的神經(jīng);有的領導明顯技不如人,喜歡擺足架子,想盡辦法彈壓下屬,讓你感到“鴨梨山大”;有的領導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有的領導放任屬下之間相互斗爭……
每個人對完美領導的想象不一樣,對好領導的標準不一樣。而且領導也有自己的目標和做事目的,如果他/她在保持一定道德水準的基礎上,滿足以上提到的完美領導畫像中的一兩個特質(zhì),對你的成長有所幫助,那要恭喜你,遇到了非常不錯的領導。
不要對領導的期望過高,就像員工也不希望領導對自己提過高的要求,將心比心。不管領導處于什么情境、什么原因幫助你成長,都應該珍惜機會。更重要的是,遇到好領導,要多和領導溝通,多向領導請教,讓自己獲得更多成長機會,這樣才不負遇到“職場貴人”的運氣。
@候活:我在私人企業(yè),領導的表達欲很強,每次大小會議都喜歡講文化,而且至少20-30分鐘,如何能讓他減少文化輸出、多點戰(zhàn)術輸出呢?
陳琳:不只是私企,在職場上,遇到表達欲強、能說會道的領導是大概率事件。通常,“內(nèi)秀”的人能得到的升職機會,遠比不上口舌伶俐、喜歡表達的人。我在采訪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一些私企的創(chuàng)始人會專門去學習演講技巧,并不斷磨煉這項技能。
如果你能在“長篇大論”中,找到關鍵詞句,發(fā)掘領導的真正意圖,就能把自己放到更主動的位置,甚至找到機會實現(xiàn)“向上管理”。
你說的“在私企”這個前提,可以這么認為,你們的領導在企業(yè)內(nèi)部掣肘少,可以更加自由地憑自己心意進行表達。喜歡講文化,說明他重視文化,希望員工能與他在文化方面產(chǎn)生共鳴和共情,用文化推動企業(yè)發(fā)展。
但按照你的描述,他每次的這番輸出,讓你覺得無用、沒有營養(yǎng)、老生常談、浪費時間。同時,你希望多了解企業(yè)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一方面是多了解企業(yè)本身的發(fā)展動向,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尋找方向。你的訴求完全合理,是有上進心的實干者的特征。
希望領導多談戰(zhàn)略戰(zhàn)術,如果你能直接和這位領導溝通、表達這一訴求,還需要一些向上管理技巧。
如果希望領導能正視你的訴求,一是這個訴求合情合理;二是你有一定的話語權,是領導重視的“干將”;三是你能以上司接受的方式進行表達,有的上司講情義,可以打打感情牌,有的上司喜歡直來直去,有的則要多次表達才能奏效,具體策略就看你遇到了什么樣的上司。
你的訴求合情合理,要做的就是找合適的機會、適宜的表達方式,讓領導知道你們希望獲取更多關于企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的信息,同時,也要讓領導了解,員工更多了解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戰(zhàn)術,會對公司更加信任、更有信心、更有感情,能為企業(yè)帶來諸多好處。如果領導以他(或她)能接受的方式獲取了來自員工們的反饋,若不是過分偏執(zhí),他(或她)對此會做出回應,有所改變。
領導不喜歡自己怎么辦
@澎湃網(wǎng)友byets:如果領導不喜歡自己,只能換工作了嗎?每天呆著太難受了……
陳琳:領導不喜歡你?看上去,你也因此對在這位領導手下工作興致缺缺。但要不要因此換工作,還是得三思而行,謀定而后動。
理解你說的這種只能意會,難以言表的難受。作為在工作團隊中占據(jù)高位的人,領導掌握著更多信息、更多資源,視野比普通員工高一些。如果能得到領導的支持,就可能獲得更多發(fā)展機會和優(yōu)質(zhì)資源。如果被領導漠視,甚至被苛責、被故意為難,每天的工作就如逆水行舟,這感覺的確“胸悶”。
如果你遇到過欣賞你的領導,不止一次,那現(xiàn)在不受某位領導“待見”,責任不一定在你,別苛責自己。就像我們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的味道,在職場上會遇到什么樣的領導,就是“開盲盒”。
必須強調(diào)的是,我們工作是為自己謀發(fā)展,不是為了領導。
不說現(xiàn)下要找到合意的工作并不容易,請你先問問自己,這份工作是否是你辛苦求學、打拼奮斗攢下職場經(jīng)驗后才獲得的?獲得Offer的時候,有沒有過興奮和憧憬?顯然,這些都和這位不喜歡你的領導無關。
如果你覺得自己所在工作單位、所從事的崗位屬于行業(yè)的“高地”,能承載你的理想,堅持在這里做這份工作,能獲得的收益(不僅指金錢),足以彌補你受領導“冷眼相待”的挫折感、無力感,那就有必要在找到另一塊“高地”之前咬牙堅持。
如果你知道領導不喜歡自己的原因,也可以努力一下,通過調(diào)整言行慢慢扭轉(zhuǎn)局面,暫時忍受一些委屈。但如果你遇到的大部分領導都不喜歡自己,那很可能不是領導的問題,要好好反省了。
換工作不是不行,前提是不要因為和領導有對立情緒就貿(mào)然做決定,給自己的職場之路留遺憾。對下一份工作,要充分了解、仔細考量再做定奪。當然,如果決定換工作,走也要走得漂亮,給不喜歡你的領導留下瀟灑的背影,用行動告訴他/她,一別兩寬,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
《職場課:剛?cè)岵侥苄蟹€(wěn)致遠》,陳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