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資料圖片)
所有物理學家按照韓國物理學家所發(fā)布的論文信息進行超導復現(xiàn),結果一定是不成功的
近日,韓國研究團隊宣稱研究出了能實現(xiàn)“室溫超導”的材料,在常壓條件下,一種改性的鉛磷灰石材料能在127℃以下表現(xiàn)為超導體。如果這種材料被證實可以室溫超導,人類很可能迎來新一輪工業(yè)革命。
不過,目前,該研究仍未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可,全球相關領域的實驗室也分別在嘗試復現(xiàn)這一實驗成果。
可以說,韓國物理學家是直接頂著造假的壓力發(fā)布了最新的超導技術向世界宣布自己的超導實驗成功。要知道,今年3月,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蘭加·迪亞斯(Ranga Dias)團隊才宣布其成功研發(fā)出了室溫超導材料。
然而,蘭加·迪亞斯的結果此后并未被任何一個實驗室成功復現(xiàn)。此外,多名超導領域的知名學者公開發(fā)表意見,認為該論文的重要數(shù)據(jù)存在可疑之處。《自然》雜志經(jīng)與作者團隊多次溝通,也認為相關回應不夠充分,最終決定撤稿。
很顯然,韓國的物理學家在公開宣布之前,非常清楚自己將會面臨全世界來自物理學領域的關注的質疑,以及面對復現(xiàn)的實驗驗證。
我可以非常明確的說,所有物理學家按照韓國物理學家所發(fā)布的論文信息進行超導復現(xiàn),結果一定是不成功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常溫超導是一場巨大的能源革命,這種新材料的技術不亞于芯片技術的影響力。
因此,如果不論是韓國還是其他國家的物理學家,一旦真正掌握室溫超導技術,這項技術一定不會被允許全面完整的公開,只會被允許公開能公開的部分信息。因此,我們當前對韓國物理學家關于超導技術是否造假,是否真實的討論沒有實質性價值與意義,因為復現(xiàn)的結果一定是失敗的,是無法驗證的。
而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借助于韓國物理學家的這種超導材料的研究思路,通過材料本身的微量變形產(chǎn)生材料的改性。
如果這個思路是可行的,不論當前是否實現(xiàn)完全的超導,至少能夠借助于這種技術來優(yōu)化與改性現(xiàn)有的導體材料,能夠實現(xiàn)導電性能的大幅提升,這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原文標題?:?陳根:復現(xiàn)室溫超導?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