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y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
(資料圖)
2、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yǎng)護。
3、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4、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guī)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yǎng)。
5、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并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6、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jié)一下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huán)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7、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干燥,并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8、 (5)重癥盜汗且長期臥床的病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fā)生褥瘡。
9、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yī)生報告。
10、醫(y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tài)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
11、盜汗是中醫(y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
12、“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y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13、 運用臍療的方法治療盜汗,在古今醫(yī)學文獻中介紹的很多,并且有著非常顯著的療效,我們在臨床實踐中,也經常用臍療的方法治療盜汗,實踐證明療效確實肯定,尤其是對小兒盜汗癥,收效更為滿意。
14、下面介紹幾則 治盜汗的臍療方: (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
15、共研細末,貯瓶備用。
16、用時取藥散0.5~1克,用溫水調成糊狀,于患者臨睡前敷于肚臍,外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
17、翌日晨起時取下,如無效可重復使用,一般連用3天即可湊效。
18、本方適用于各種證型的盜汗,對因肺結核引起盜汗,也有比較顯著的療效。
19、 (2)五味敷劑:五倍子、赤石脂、沒食子、煅龍骨、煅牡蠣各20克,辰砂1克。
20、共研細末,貯瓶備用。
21、于臨睡前取藥粉1克,用涼開水、食醋各半調勻,敷入臍中,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翌晨去掉。
22、每日一次,3~5天為一療程。
23、據《陜西中醫(yī)》1985年第5期介紹,用本方治療小兒頑固性盜汗118例,連敷3次,盜汗即止者48例;5次汗止者31例;6次汗止者21例;無效 6例(其中結核病患者3例)。
24、愈后再次復發(fā)盜汗,使用本方有效者9例,無效者3例。
25、本方無毒性,無副作用,具有較強的斂汗功能,各型盜汗均可使用。
26、 以上二方,均安全有效,盜汗者不妨一試。
27、1.針灸治療:針灸復留穴,進針1寸,左右交替,每天治療1次,2-5次可愈;2.用冬小麥葉一把.玉米須一撮,用鋁鍋煎熬水一碗,晚間臨睡前一次喝上,2-3次可愈.。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