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達了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之情。
2、這句話的意思為: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
3、出處:宋·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資料圖)
4、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5、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6、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7、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8、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9、 白話釋義: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
10、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
11、妻子的孤墳遠(yuǎn)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
12、即使相逢也應(yīng)該不會認(rèn)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fā)如霜。
13、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xiāng),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
14、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
15、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16、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
17、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
18、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
19、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20、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里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師。
21、六月甲午,殯于京城之西。
22、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zhèn)鄉(xiāng)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23、”于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
24、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dāng)徹天,有淚當(dāng)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25、文章賞析:題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寧八年),其時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
26、這首“記夢”詞,實際上除了下片五句記敘夢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
27、開頭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語,感人至深。
28、“十年生死兩茫?!鄙老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也是同樣的。
29、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zhuǎn)瞬十年。
30、“不思量,自難忘”,人雖云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
31、王弗逝世轉(zhuǎn)瞬十年了,想當(dāng)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說,更難得她蕙質(zhì)蘭心,明事理。
32、這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后,又逢兇年,忙于處理政務(wù),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維持的地步,而且繼室王潤之(或許正是出于對愛妻王弗的深切思念,東坡續(xù)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據(jù)說此女頗有其堂姐風(fēng)韻)及兒子均在身旁,故不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掛在心間。
33、不是經(jīng)常想念,但絕不是已經(jīng)忘卻。
34、這種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難以消除的。
35、因為作者時至中年,那種共擔(dān)憂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彌篤,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消除的。
36、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tài)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37、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內(nèi)助。
38、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
39、于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的。
40、“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41、想到愛妻華年早逝,感慨萬千,遠(yuǎn)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話說得極為沉痛。
42、其實即便墳?zāi)菇谏磉?,隔著生死,也是不能話凄涼的?/p>
43、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極大程度上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凄涼無助而又急于向人訴說的情感,格外感人。
44、接著,“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45、”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xiàn)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的個人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這時他才四十歲,已經(jīng)“鬢如霜”了。
46、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jīng)十年,卻要“縱使相逢”,這是一種絕望的、不可能的假設(shè),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無奈的,表現(xiàn)了作者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義更加深了一層。
47、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開始“記夢”。
48、“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是記敘,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在念中的故鄉(xiāng),在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相聚、重逢。
49、“小軒窗,正梳妝。
50、”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tài)容貌,依稀當(dāng)年,正在梳妝打扮。
51、這猶如結(jié)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dāng)年的閨房之樂。
52、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
53、夫妻相見,沒有出現(xiàn)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正是東坡筆力奇崛之處,妙絕千古。
54、正唯“無言”,方顯沉痛;正唯“無言”,才勝過了萬語千言;正唯無言,才使這個夢境令人感到無限凄涼。
55、“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之勝,全在于此。
56、別后種種從何說起,只有任憑淚水傾盈。
57、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但當(dāng)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
58、這是把現(xiàn)實的感受溶入了夢中,使這個夢也令人感到無限凄涼。
59、結(jié)尾三句,又從夢境落回到現(xiàn)實上來。
60、“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61、”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而柔腸寸斷。
62、推己至人,作者設(shè)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
63、在這里作者設(shè)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
64、這種表現(xiàn)手法,有點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說自己如何,反說對方如何,使得詩詞意味,更加蘊蓄。
65、這首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jié)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shù)的表現(xiàn)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后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