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第一次開劇本研討會算起,到今年7月20日《封神第一部》如約公映,時間過去了整整9年。烏爾善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封神三部曲》想通過中國式英雄成長的神話史詩故事,映照和探討3000多年前商周之戰(zhàn)對于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影響。他感嘆,9年時間,干了這樣一件事,值了!
《封神》故事:兼具史詩和神話的特點
(資料圖片)
2007年,烏爾善決定當一個電影導演,他的目標很明確,嘗試將電影藝術和本土文化相結合。為此,他選定了奇幻、動作和史詩類型結合的電影。2012年,他執(zhí)導的《畫皮II》大獲成功,不僅獲得了圈內認可,也獲得了投資方的青睞。
“我當時就覺得中國應該出現(xiàn)這樣的電影了,中華文明有那么豐沛的文化資源,那么多的傳統(tǒng)美學成就,應該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神話世界?!睘鯛柹普f。
烏爾善從小喜歡歷史、宗教和神話,“我捋了一遍,只有‘封神’故事可以拍?!彼J為,“封神”故事的史詩性和神話元素,能滿足電影集體造夢的需要,“神話其實就是集體的夢境。當創(chuàng)作者把想象力變成銀幕上的畫面,巨大的銀幕,燦爛的視覺,激烈的故事,恢弘的場面,轟鳴的音效……那就是電影的力量,能帶領觀眾進入到夢境?!?/p>
《封神第一部》改編自明代許仲琳的《封神演義》和宋元話本《武王伐紂平話》。如何改編?烏爾善有自己的考量。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曾說,“神話是公開的夢,夢是私人的神話”。這句話給了烏爾善很大的啟發(fā)。他認為,神話史詩屬于幻想創(chuàng)作范疇,可以分為創(chuàng)世史詩和英雄史詩兩種。前者如盤古開天辟地,后者如大禹治水,只是這些故事都不夠長。《西游記》雖是神話故事,但沒有史詩的特點?!度龂萘x》雖有史詩的特點,但沒有神話元素?!爸挥小馍瘛适录染邆涫吩姾蜕裨挼奶攸c,又具備國民流行性。一個流傳了上千年的故事,最適合拍成神話史詩電影。”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烏爾善在思考,在中國人精神需求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的文化本質是什么?我們的文化根源來自何處?哪些是我們亙古不變的價值觀?哪些故事在描述我們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這些文化屬性特別適合在電影中展現(xiàn)和探討。”在烏爾善看來,我們的文化資源很龐大,以前受限于電影技術能力,沒有更多的作品出來,現(xiàn)在有條件有必要往這方面努力了。
烏爾善認為,“商周之變”讓中華文明從殷商時期的鬼神世界走向了后來的倫理世界,“3000多年前這兩個家族的爭斗,最終以姬昌家族戰(zhàn)勝了殷壽家族告終,此后形成了以家族家庭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和人格標準,綿延至今,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歷史轉折點,也是我創(chuàng)作的初衷之一?!?/p>
《封神》電影:講好兩對父子情感故事
電影是講故事的藝術。烏爾善最感興趣的情節(jié)有兩個:一個是文王姬昌食子,另一個是殷壽的父子關系。
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小說文本,都寫文王姬昌在商王殷壽的施壓下,吃了用長子伯邑考身體做的肉餅,然后逃回了西岐。悲痛之余,他從嘴里吐出了三只“小兔子”。多年來,烏爾善的腦海里一直在盤旋著這個畫面。“我太想知道當時姬昌的感受了,他當時受到了怎樣的情感沖擊?內心有何等的屈辱和憤怒?殷壽為什么要用這么極端殘酷的方式摧殘他?這個事件是整個封神故事最核心的情感?!?/p>
另一個就是殷壽父子。殷郊一開始很愛自己的父親,但后來殷壽因為蘇妲己而害死他的母親姜王后。殷郊要為母親復仇,結果被殷壽送上了斷頭臺?!耙粋€父親要殺掉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更加讓人困惑的是,殷郊被仙人救后,獲得法術回來報仇,但最后居然又站到了殷壽這邊,與代表正義的姬發(fā)率領的伐紂大軍對抗。這樣的父子關系太矛盾了,但也太吸引我了?!睘鯛柹普f。
如何讓這兩對復雜的父子關系變得合理和聯(lián)結起來?烏爾善想出了一招,就是把姬發(fā)的身份變成“質子”。據《史記》中記載,伯邑考從小被當作“質子”在殷壽身邊長大。烏爾善就把伯邑考換成了姬發(fā),這樣就合理了:姬發(fā)從小在殷壽身邊長大,一直把他當作大英雄。《封神第一部》說的就是“姬發(fā)的覺醒”,他從一開始視殷壽為精神上的父親,直至逐漸發(fā)現(xiàn)殷壽殘暴的本來面目,他的信仰開始坍塌。最后他回到了西岐,回到了父親身邊,開始反抗殷壽。
“神話史詩從來不是虛構的假想的故事,它其實是我們內心經歷和體驗的一個隱喻式的表達。”烏爾善直言,姬昌家族和殷壽家族兩代人的爭斗,其根本是善與惡、正義和殘暴之間的選擇。片中姬昌對前來探視的小兒子姬發(fā)說:“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烏爾善認為,這句話非常重要?!拔覀兠總€人都要做出判斷和選擇,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神話的寫作,就是先把日常現(xiàn)象拆解,然后回到心靈體驗的現(xiàn)實里去,再用有儀式感的方式去審視。其實,神話要比所謂的現(xiàn)實更接近真實?!?/p>
《封神》人物:顛覆了以往的民間形象
以往的影視劇版本,都把殷壽的荒淫無度和殘暴昏庸歸罪為蘇妲己的紅顏禍水,但在烏爾善的電影中,不管是殷壽還是蘇妲己,都有了顛覆性的改寫。
《荀子·非相篇》中這樣形容紂王的長相:長巨姣美,人中之杰也。司馬遷的《史記》中形容紂王: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這樣一個厲害角色,是不可能被一個女人一直迷惑的,唯一的解釋只能是這個女人迎合了他內心深處某種不愿被人知曉的欲望。”烏爾善進一步解釋,殷壽的內心就是要天下稱王,而他無意中救下的蘇妲己擁有的能力,能夠幫助他完成這個心愿,這才有了片中比干挖心測出蘇妲己被狐妖附身的真相后,殷壽依然不愿殺害蘇妲己的情節(jié)。
此外,姜子牙的形象也有了很大改變。從前在很多影視劇中老成穩(wěn)重、神機妙算的姜太公,在片中卻是個法力盡失的白發(fā)老人。“其實在一些戲曲、傳記記載中,姜子牙就是以販夫走卒形象出現(xiàn)的?!斗馍袢壳分?,姜子牙在整個故事里面起到串聯(lián)、色彩調劑和節(jié)奏調劑的作用?!?/p>
《封神》特效:重構殷商時期美學世界
《封神三部曲》劇本寫作花了4年多時間,拍攝時間為18個月,進入后期全球8家特效公司參加。為了達到心中的目標,烏爾善還專門成立了一家特效公司。
為了再現(xiàn)上古時代的神話世界,主創(chuàng)團隊走訪各地的殷商遺址、研究機構和博物館等,做了很多的功課,最后卻發(fā)現(xiàn)無法完全復制真實殷商。根據博物館中的真實殷商的建筑,“主柱也就碗口大小”,如果真的在電影中再現(xiàn),完全體現(xiàn)不出來建筑的宏大壯麗。殷商時期也沒有火炮和拋石機,如果一切按照歷史,故事根本無法講述下去。
怎么辦?美術團隊最終確定了這樣的美學原則:約七成元素來自于元明時期道教水陸畫,約三成元素來自于殷商時期青銅器元素,外加一點點宋人的山水畫元素,最終融合再創(chuàng)造,組成了現(xiàn)在片中殷商時期的美學世界。烏爾善要求,片中出現(xiàn)的任何場景、服裝和道具都必須是原創(chuàng),不能照搬博物館文物,但又能讓人覺得是上古時期的東西。
《封神三部曲》從啟動到上映。9年間,他經受了巨大的壓力?!拔矣X得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接下來一切都交給命運吧?!睘鯛柹菩Φ?。 (記者 王金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