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新東方網(wǎng)紅帶貨翻車,緣何眾人站隊“補課”方
文|凝媽悟語
(相關資料圖)
網(wǎng)紅鐵頭舉報杭州新東方補課,導致補課方全面停課,他收獲了很多熱度。沒想到事情沒過幾天,鐵頭竟然開始直播帶貨。但帶貨效果沒有他預想得那么好,反而慘遭翻車。
直播間人數(shù)僅有4000多人,評論區(qū)也沒法看,“支持新東方”“現(xiàn)在敢賣貨以后就敢收錢”“買了兩份,一份退貨,一份送檢”等評論飄滿了屏幕,直播一小時后被迫中斷。
很多商家也遭到網(wǎng)友質疑,連連道歉,表示不再和鐵頭合作。沒想到趁網(wǎng)紅熱度帶貨卻遭到反噬,也是始料不及。
緣何大家站隊“補課”方呢?
是網(wǎng)紅自己的行為暴露了他的真實目的。
打著“為孩子們好”的旗號舉報,卻著急忙慌地帶貨,原來舉報的盡頭是帶貨,舉報實則是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是為了公眾利益,把舉報當作生意而不是正義。
帶貨是后話,他還表態(tài),自己有孩子也不會補課,我小孩沒補,你們也不能侵犯我的權益。
大有得不到就要毀滅的姿態(tài),難道喝不上牛奶就要去舉報牛奶廠?這腦回路很是清奇。
舉報行為迎來了一波支持、一眾粉絲,但是后期的操作卻讓人看清了事實的真相。
補課是極具爭議的事項,上面有政策,但更取決于家長和孩子的意愿。
我曾經(jīng)對補課持否定意見,孩子上高三了,只是在初二時補過2個月。第一月效果還不錯,第二個月優(yōu)勢不明顯,后來孩子不愿補了,也就停了。從此不再寄希望于補課,認為補課比較占用時間還沒什么用,就是智商稅。
但是,孩子上高中后,看到一樁樁一件件事情,才發(fā)現(xiàn)應該辯證地看待補課問題,不能妄下斷論。認為補課沒用,只是沒見過補課有用罷了。
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自身不同的情況,了解得越全面才能越客觀地看待補課現(xiàn)象。
不上補習班并不意味著“不補課”
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有學霸家長分享說,孩子從小沒上補習班,就是跟著學校進度走,好成績就是老師教得好+自身努力的結果。
誠然,有的孩子確實沒有上補習班,但是他自學能力強啊。
剛考上清華的賈泓一,從小學起做了大量的奧數(shù)、思維訓練題,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好。上初中前,自學英語音標。上初中后提前學習高中英語,成績一直是全校前幾名。
試問,有多少孩子能不經(jīng)過點播通過做題提升成績?有多少孩子能堅持十幾年如一日的自學?恐怕很少有家長有這個自信。
有的孩子也確實沒有在外面上補習班,但是在學校補?。?/strong>
現(xiàn)在很多重點高中都會提前掐尖,進行重點培養(yǎng)。
一般是在初二結束后通過考試選拔幾十上百名最優(yōu)秀的孩子,這些孩子在假期和周末的時候需要到高中去上課,學習初三以及高中課程。授課的老師是從各個學校抽調的骨干,教學質量有保證,還不收費。
如果中考時成績達標,他們將會被編入一個重點班級,配備的老師也是學校的精兵強將,學習的課程很多元、很超前,大學課程都有涉獵。
良好的學習氛圍、頂級的師資力量,再加上本身優(yōu)質的基礎,基本上都能考211、985名校。
這兩種形式其實也是變相補課,但是卻和補習機構沒有任何關系。
補習機構減少并不意味著補課減少
雙減后,補習機構大幅減少,從明面上看,好像是補課的也隨之減少,實則不然,只是由明處轉到了暗處。
經(jīng)濟實力雄厚的家長給孩子請了昂貴的一對一私教。
有過一個暑假40天“燒錢”五六萬的熱點,文中主人公在北京,女兒正值初三,到了升學關鍵期,她給女兒報了一對一的學科補習班,物理課是800元一節(jié)??赡苡X得太貴了,數(shù)學選擇回老家補課,一節(jié)課200元。一個假期的補課費用就是1.48萬。
我們這邊初中的一對一是一個科目500元/節(jié)課,每周都要上。如果一年上40周的話,就需要消耗2萬元,如果多個科目要補課,再加倍。
高中補課費更高,有一個趙同學,高二才考了400多分,為了上一所好大學,高三一年就花了98000元,相當于普通家庭一兩年的收入。
有能力的家長會自己給孩子補課。
家長間的差距也會拉開孩子間的差距,很多家長自身能力很強,特別會引導孩子,讓孩子在某方面達到了遠超同齡人的水平。
有個叫培培的小男孩,3歲開始學數(shù)學,短短幾個月就會做奧數(shù)雞兔同籠,5歲就了解初中代數(shù),講起題來頭頭是道。
原來他的數(shù)學都是爸爸教的,爸爸是第一屆阿里巴巴全球數(shù)學競賽優(yōu)秀獎得主,是一名奧數(shù)老師,還有過帶學員參加數(shù)學奧賽的經(jīng)歷,在培養(yǎng)孩子數(shù)學能力方面很有一套。
認識一個朋友是中專學校的英語老師,她的兒子在3歲多就能用英語講故事,非常流利,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比的。
但是大部分家長經(jīng)濟條件一般,又沒有辦法自己引導孩子,還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平臺,就有了讓孩子上補習班的愿望。
所以有家長哭訴說:我們文化程度不高,女兒上小學5年級,已經(jīng)有很多題不會教,數(shù)學甚至考了不及格。自己不會,孩子也不會,去補習班還要被舉報,難道我的孩子一輩子只能做差生嗎?
想讓孩子跨越階層難度增加,真的心有不甘??!
像上面提到的高中學校重點培養(yǎng)尖子生的舉措,現(xiàn)在已經(jīng)蔓延到小學??吹竭^有高中招收數(shù)學尖子生,很多五年級、六年級的孩子都去報名考試。家長們都想抓住這個讓孩子提前進入好學校鍍金的機會,早早地就給孩子報了奧數(shù)班,期望孩子能考進去。
雖然最后小學的沒有入選,但是結果也讓人看到了內卷的可怕。高中最終錄取不到200人,參加考試的新初一和新初二的孩子有3000多人,可見有多少人都在補習??!
上補習班并不意味著僅僅“學知識”
有很多人反對上補習班,不外乎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覺得有失公平,有錢的讓孩子超前學,沒錢的只能干著急,讓很多有實力的孩子沒有機會走入更高的學府,貌似有階層固化的趨勢。
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在劇場效應的影響下,不得不給孩子報班,讓孩子失去童年的快樂。
我曾經(jīng)也是這樣認為,從來不提倡家長把補習班當作救命稻草。
直到看了董宇輝源源不斷的輸出后,想法才有了改變。原來,孩子遇到一個好老師,不僅僅學到知識、做題方法、考試技巧,還能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一個孩子從來沒敢想過英語考130以上,目標也只是能考一本就行,結果上了董宇輝的課,目標變成了985。
有一名211大學生,來自貴州遵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上了董宇輝的英語課,發(fā)現(xiàn)英語原來很有趣,學英語也可以很快樂。在老師的引導下,他變得更自信,發(fā)自內心地想學好,最后他的英語考了130多分,非常感恩。
其實,很多孩子不是不聰明,不是沒有能力學好,而是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導致學習動力不足,不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學習成績上不去。
如果能遇到一個懂孩子的好老師,能循循善誘,讓孩子燃起學習斗志,開始專注于學習,成績自然也會提高。
所以,如果選擇的補習班里有三觀很正、能力很強的老師,可能會讓孩子發(fā)生人生的大轉折。
寫在最后
舉報新東方網(wǎng)紅帶貨遭反噬,緣何眾人站隊“補課”方?因為保持清醒頭腦的人越來越多了。
是否選擇給孩子補課,是家長和孩子的個人意愿,不強求,也不必道德綁架。
如果自己有能力引導孩子可以自己補,如果孩子本身很出色有學校搶著給補。如果孩子錯過了一段大好時光,突然醒悟想提高成績,也可以找老師補課。只要做到不跟風、按需補課、勞逸結合都是合理選擇。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jīng)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