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歐財富
當下市場的情況,用乍暖還寒來形容還挺恰當?shù)?。不少小伙伴看著回本邊緣的賬戶,也不由陷入了思考,要不要贖回。
實際上,回本就跑,有不少的投資者都在做這件事。我們整理了近五年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在大部分市場剛開始反彈的初期,偏股型基金份額就在減少(投資者在贖回)。就拿最近一次來說,2022年市場在4月底觸底后,5月和6月開啟的初步反彈行情中,贖回偏股基金的人不在少數(shù)。
(資料圖片)
數(shù)據(jù)來源:wind,制圖:中歐財富,2018/12-2022/06
為什么一回本,大家就想走了?這其實是在下跌的市場里熬得太久,容易形成熊市思維,自己會錨定一開始的投資成本,市場稍有上漲賬戶沒有浮虧了,就賣出自己辛苦熬過整個熊市所攢下的籌碼。
而且,有券商的研報進一步顯示,當大家的收益率在-8%以下時,基民開始越跌越買;當市場從底部回升,收益率處于0~2%的微盈區(qū)間時,大家開始紛紛贖回。(說的是你嗎?)
雖然這種回本就賣的現(xiàn)象很明顯,也很普遍。但是如果站在后視鏡的角度看,這算不上一個好決策,表面上看是暫時性回血了,沒虧,但同時可能也失去了后續(xù)的趨勢性機會,浪費自己在低位累積的那些籌碼。
回顧過去我們看到,從2004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shù)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shù)的漲幅都超過10倍,在近20年的時間里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即便買在2007年的高點(下圖中第一個紅框),也有望在2014年、2015年反敗為勝(下圖中第二個紅框);買在2015年高點,也有望在2019年、2020年(下圖中第三個紅框)扭虧為盈。稍微再耐心一些,可能可以獲得更好的結(jié)果。
偏股型基金指數(shù)上市至今走勢圖,來源:wind,截止2023/2/22
所以,在大家賣出基金的理由里,最好是不應(yīng)該有“回本”這個原因。
回過頭來,當我們在考慮基金回本時要不要賣的問題時,建議大家可以想清楚幾件事情:
1、持有這只基金的買入邏輯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嗎?
2、當下的市場已經(jīng)漲到過熱要離場的程度了嗎?
3、賣了之后,這筆錢有更好的去處嗎?
如果上面這三個問題,你都是斬釘截鐵的肯定答案,那么再做出賣出的決定,可能更明智,而不是僅僅因為回本了,想要解套,就匆匆離場。
畢竟我們投資基金絕對不是僅僅為了回本,實現(xiàn)財富的長期增值才是我們投資中國權(quán)益市場的目標。如果簡單地只是回本就賣,耗費了時間卻沒賺到錢,實在是不劃算,你們認為呢?
(文章來源:中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