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過去的2022年,萬家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jiān)、基金經理黃海所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靈活配置混合分別以48.56%、43.66%的漲幅獲得主動權益類基金冠亞軍。在震蕩的市場環(huán)境中,黃海采取了怎樣的投資策略來獲取超額收益的?他對市場有著怎樣的思考?展望2023年,他如何看待A股市場走勢?針對這些問題,黃海一一給予了回應。
黃海將自己的投資框架總結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抓住市場錯誤定價的機會,重拳出擊,盡可能用絕對收益的思維實現資產增值。黃海擅長自上而下把握經濟庫存周期,在經濟周期上行階段配置的行業(yè)多一些,在經濟周期下行階段配置的行業(yè)相對減少?!?012年以前,我們更多的是抓住需求端的變化,因為經濟周期上行時需求彈性很大;2012年以后,經濟波動幅度變小,需求波動不那么明顯,所以我們更多地關注供給端行業(yè)格局的變化,包括政策主導的推動、技術的創(chuàng)新等?!秉S海說。
復盤過往的投資歷程,黃??偨Y有幾個特點:第一,在行業(yè)選擇上下更多的功夫,抓住經濟發(fā)展中關注度最高的主流公司和行業(yè),如2016年的建筑、地產,2017年的地產、白酒和光伏,2019年的農業(yè)和豬周期。第二,在行業(yè)配置上做好動態(tài)持有,保持組合的平衡性,不斷將一些風險收益比更高的公司置換進來,對部分風險收益比差的公司進行減倉。第三,在操作中偏謹慎,秉持絕對收益的思路進行投資。隨著政策在宏觀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把估值的安全墊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第四,堅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把對宏觀、行業(yè)數據的推導落實到上市公司具體的現金流、企業(yè)盈利、訂單上,即做到宏觀、中觀、微觀相互印證。
過去3年,黃海體會到,A股行業(yè)估值擴張速度很快,市場會在較短時間內把未來5到10年向好的變化充分反映出來,所以在行業(yè)發(fā)生變化的初期要抱著堅定的態(tài)度,適當提高估值容忍度的上限?!爱斪兓饾u清晰、定價充分之后,我們還是要回歸估值框架分析體系,保持最樸素的市場規(guī)律和投資原則。”
黃海坦言,對他來說,投資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對資產進行合理定價,引導社會資源的配置更加科學合理;二是為大眾提供有價值的理財服務。未來居民的資產配置需求會越來越多,好的資產配置可以與持有者分享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成果,實現資產升值。
展望2023年,黃海認為,宏觀層面存在很多積極因素。比如,按照國內經濟的庫存周期,去庫存大概率會在二季度見底,穩(wěn)增長政策的累積效果會逐步顯現。“我們對估值持審慎態(tài)度,2022年指數調整幅度有限,資金流出比例也相對可控,成長和消費板塊估值并沒有出現特別大的下跌,且最近一輪反彈已經提前反映了未來一兩個季度的復蘇預期。未來估值是否會出現波動有待觀察,總體而言,我們更看好明年下半年的市場走勢。”
對于2023年可能面臨的風險,黃海表示,雖然A股市場總體偏穩(wěn)定,但部分板塊會有弱相對收益的風險。此外,一些成長行業(yè)的估值或進一步收縮,由于持股集中度比較高,可能遭受短期沖擊,這些都需要提防。
在配置方向上,黃海表示,在充滿不確定的環(huán)境中,現金流高、分紅安全的公司值得重點關注,如估值較便宜的資源品。在經濟逐漸恢復以后,可以買入中游行業(yè)中具有彈性的行業(yè),如化工、鋼材等?!安糠只て髽I(yè)的業(yè)務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受益于中國經濟復蘇的傳統(tǒng)大宗商品部分,可以享受穩(wěn)增長帶來的需求上升;另一部分是高端部分,能夠享受結構轉型中技術升級的紅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