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了無序擴張的陣痛后,已完成產能出清的玻纖產業(yè)受下游應用需求的刺激,產品價格不斷提漲,龍頭公司紛紛擴產,在2021年迎來新一輪復蘇周期。產業(yè)資本普遍認為,玻纖行業(yè)此輪高景氣度有望延續(xù)2年以上。
據華安證券的統(tǒng)計數據,自2021年第一周至今的一個月內,各類粗紗每噸價格已普漲100元至400元,漲幅2%至6%;電子紗主流均價大幅上漲3000元/噸,漲幅超30%;電子布均價上漲超過1.6元/米,漲幅逾35%,整體超出市場預期。
光大證券披露,行業(yè)龍頭中國巨石在去年三季度庫存量快速下滑,產品出現供不應求,主要玻纖產品已經提價兩次,合計漲幅17%。公司表示,下游客戶對漲價的接受程度比較高,主要系市場需求的有力支撐。
長海股份在其財報中表示,公司玻璃纖維及制品生產基本處于滿負荷狀態(tài),玻纖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5.09%。
山東玻纖的業(yè)績變化更是直接反映了玻纖產業(yè)景氣度的回升。2020年前三季度,山東玻纖實現歸母凈利潤9227.94萬元,同比下滑10.60%。但在2020年業(yè)績預告中,山東玻纖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為16113.82萬元至17456.64萬元,同比增長10.16%至19.34%,顯示盈利能力在第四季度出現了逆轉。
隨著行業(yè)回暖、下游需求旺盛,產銷兩旺的格局引發(fā)相關上市公司紛紛加足馬力擴產,以期駛入順周期快車道。
中國巨石在原材料、規(guī)模、技術上具備優(yōu)勢,每噸成本低于行業(yè)水平,凈利率為行業(yè)最高。目前公司產能為200萬噸左右,國內市占率達到37%。2021年,公司桐鄉(xiāng)智能制造三線15萬噸產能投產,電子紗產能新增6萬噸。公司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公司目前總體庫存水平在1個月左右,國內庫存在3周左右,處于歷史低位。
長海股份是國內領先的玻纖制品及玻纖復合材料生產企業(yè)、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無紡玻纖制品綜合生產企業(yè)之一,也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玻纖復合隔板生產企業(yè),擁有從玻纖原絲生產、玻纖制品生產和玻纖復合材料生產的完整產業(yè)鏈。2020年12月,公司發(fā)行可轉債募集5.5億元資金,用于新建年產10萬噸無堿玻璃纖維粗紗池窯拉絲生產線及配套制品深加工車間,項目建設期為12個月,預計2021年下半年投產,投產后公司將較現有產能提升50%,突破產能瓶頸,釋放規(guī)模效應。
山東玻纖2020年7月計劃對3號線6萬噸池窯拉絲進行技改擴能,升級為10萬噸玻璃纖維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線。公司目前玻纖紗產能為37萬噸,升級改造完成后將達到41萬噸。
財信證券表示,經統(tǒng)計,玻纖行業(yè)2021年新投產產能41萬噸,且多數集中在下半年釋放。同時,2021年將進入新一輪冷修周期,凈新增產能沖擊較為有限。因此,在需求景氣、供給有限的情況下,玻纖行業(yè)景氣度可在較長時間內維持。
華安證券則認為,企業(yè)對多元應用領域的深入開拓和對內需市場的挖掘,玻纖市場高端產品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建筑、汽車、風電、電子等下游行業(yè)的較高景氣度以及可預見的外需復蘇,都將對玻纖行業(yè)需求端提供較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