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周期。之前有句流傳甚廣的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焙芏嗳藢χ芷诘恼J識可能停留在追熱點上,有色行情來了追有色,機械來了炒機械。但最終的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波動過高收益卻欠佳。
對此,嘉實基金大周期研究總監(jiān)、嘉實周期優(yōu)選基金經理肖覓提出:“周期行業(yè)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周期來的時候,不管是業(yè)績還是股價的彈性,都是質地沒那么好的公司彈性比較大。這個規(guī)律在A股、港股和美股都適用。這樣的話越自信的基金經理就會越傾向于去買一些所謂彈性大的標的,實際上放棄了權益基金最擅長的事:尋找優(yōu)質企業(yè)。從另一個側面,理論上捕捉行業(yè)的景氣波動也確實有可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但這個過程非常依賴基金經理對各個行業(yè)的理解深度,而要去做輪動需要基金經理對相當多的行業(yè)都有絕對領先市場的認知,這一點對基金經理要求過高了。結果上,拉長來看,這類基金有巨大的波動,同時也沒有獲得有競爭力的收益水平?!?/p>
他認為,在長期投資中,主要的回報來源一定是公司的質地帶來的長期競爭力,而不是周期的波動。周期類的投資,尤其是其中純粹追求景氣變化的周期投資,永遠只能作為權益投資的一個增強收益的手段,而不是一個主要的回報來源。把波動率降下來,先讓產品本身成為對持有人有意義的產品,比追求犀利的排名要重要得多。
肖覓提出,市場中存在一個投資的“不可能三角”,好的行業(yè)、優(yōu)質的公司、較低的估值,這三點在一個具備一定程度有效性的市場中是無法同時實現(xiàn)的。在投資過程中,他會相對松弛對于行業(yè)空間的要求,更加地重視公司的質量和估值,以期在提供下行風險保護的同時,尋求更大的上漲空間。
肖覓擁有11年從業(yè)經驗, 自2009年7月加入嘉實基金,曾先后負責交通運輸、鋼鐵等行業(yè)研究工作,現(xiàn)任嘉實基金大周期研究總監(jiān)。
肖覓表示:“要通過主動降低波動率,通過減小組合面對市場波動時的回撤,盡可能提升持有人的持有體驗,讓持有人能真正安心長期持有,只有這樣,公募基金真正擅長的長期超額收益能力才有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