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產業(yè)“過冬”之際,以廣東惠州為大本營的房企方直集團再戰(zhàn)IPO。11月8日晚,方直集團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截至5月31日,方直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按借款凈額除以權益總額計算)分別為668.3%、738.6%、231.4%以及284.9%。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這是該公司繼今年4月份赴港IPO折戟后再次遞交申請表,急于尋求融資“輸血”的迫切心情可見一斑。
“2020年,祥生控股等7家內地房企成功赴港IPO。但今年以來到現在為止,僅三巽集團一家內地房企成功登陸港交所?!币晃粯I(yè)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中資房企債務違約的負面消息影響,國際評級機構集中下調了內房股的信用評級,疊加樓市銷售不暢,部分房企現金回流受挫……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房企赴港上市的路并不好走。
半年后再次遞表
IPO之路并不好走
公司官網資料顯示,成立于1998年的方直集團,是一家集地產發(fā)展、投資運營、物業(yè)管理、實業(yè)投資等四大業(yè)務板塊于一體的企業(yè)集團,除重點開發(fā)建設智慧社區(qū)外,還涉及文化旅游、農業(yè)產業(yè)、氫能源、新興科技等多個產業(yè)。公司于2006年進軍惠州房地產業(yè)務。自2015年起,公司確立深耕粵港澳戰(zhàn)略,將投資觸角從惠州延伸至廣州、深圳、陽江、東莞、佛山等地。
公司此次發(fā)布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方直集團擁有由45個項目組成的規(guī)?;椖拷M合,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約480萬平方米,覆蓋廣東省12個城市。公司主要通過公開招標、拍賣或掛牌出售,以及通過收購其他公司股權或物業(yè)權益等方式獲取土地。
億翰智庫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方直集團的銷售額(全口徑)分別為265億元、266億元及322億元(位列第90位);2021年前10個月,方直集團的銷售額(全口徑)為227.2億元,位列95位。
今年以來,惠州房地產市場再次遇冷,關于開發(fā)商降價出貨、割肉回款的“內卷”消息不絕于耳?!盎葜輼潜P開發(fā)量大,流動性較差,房企資金鏈普遍偏緊。”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在銷量停滯不前的困局下,方直集團試圖借助上市實現突圍。今年3月份,曾在萬科、陽光城、泰禾集團及禹洲地產先后任職的許珂,加入方直集團擔任總裁一職。4月22日,公司提交赴港IPO招股書,啟動赴港上市程序。但在11月8日公司再次遞表的當日,有市場消息稱,許珂已經離職。對此,《證券日報》記者致電方直集團予以核實,但未有人接聽。
對于方直集團的二次IPO遞表,黃立沖分析稱,在目前房地產行業(yè)基本面下行的背景下,想順利發(fā)售新股并不容易。
“在內地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港交所對房企申請IPO的審核力度也有所加大?!蓖哐芯吭嘿Y深分析師肖云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一方面,方直集團作為一家中小規(guī)模的房企,抵御行業(yè)風險的能力相對偏弱;另一方面,行業(yè)整體遇冷,交易所對企業(yè)上市的財務要求有所提高?!敝T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兩年成功上市的房企屈指可數,且多為多次遞表申請才實現上市。方直集團的財務狀況欠佳,銷售表現也不亮眼,赴港上市的難度相對較大。
負債過高
信托融資占比近半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方直集團的經營優(yōu)勢在于以多元業(yè)務模式發(fā)展,但也存在信托債規(guī)模占比高、融資成本高、負債率過高等方面的短板。2018年、2019年、2020年,方直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按借款凈額除以權益總額計算)分別為668.3%、738.6%、231.4%。
對此,方直集團表示,由于物業(yè)開發(fā)項目的融資需求增加以支持業(yè)務增長,導致銀行及其他借款增加。同時,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也在下滑,由2018年的1.2億元降至2021年5月底的-9.9億元。
在肖云祥看來,在當前市況下,投資者衡量房企估值的重要考量核心是實際負債情況和現金流情況。由于近期暴雷的房企大多具有高杠桿、低流動性的特征,因此,負債水平較高且現金流不充盈的公司,其估值會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方直集團在兌付能力上也存在較大壓力。招股書顯示,方直集團未償還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已由2018年的62.53億元升至2021年5月底的128.37億元,原因是“業(yè)務擴張,加強了土地收購力度”。其中,一年內或按要求到期的借款已由2018年的13.8億元升至2021年5月底的50.7億元。雖然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18年的6.9億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19.7億元,但與一年內到期的債務額相比,仍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企業(yè)是否穩(wěn)健運營,長短債結構是重要衡量指標之一。短債占比過高,短期償債壓力就大?!毙ぴ葡榉Q,此外,公司的加權融資成本在業(yè)內也是較高的,會壓縮利潤空間。
截至2021年9月30日,方直集團未償還信托融資及其他融資安排占同日借款總額(包括銀行及其他借款)的46.8%。2018年、2019年、2020年,方直集團借款總額的加權平均實際利率分別為11.2%、11.5%、11.1%,同期實現的利潤分別為0.29億元、2.39億元、2.88億元。
“方直集團對信托融資的依賴性較高,導致融資成本處于高位。”梁楠認為,公司當前負債規(guī)模較高、業(yè)績增長不及預期,通過上市籌資,可緩解當前高債務、高融資成本造成的經營困局,品牌影響力等方面也會有所提升。但目前房地產行業(yè)分化明顯,中小房企在規(guī)模上不占優(yōu)勢,即便成功上市后,在盈利和規(guī)模等方面的提升上也將面臨一定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