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林園或“暗中”調倉,旗下新老基金“待遇不同”,是“言不由衷”,還是另有原因?
來源:資事堂
被奉為“民間股神”的私募基金經理林園,冠名的產品近期出現“意外”的一幕。
今年初,他曾發(fā)聲2021年A股繼續(xù)走牛,用滿倉應對牛市。
然而,2月下旬以來A股快速下行,各路資金不知所措之際,林園管理的部分產品卻在疑似出現提前降低倉位的情況。
林園確實減倉了么?一向重倉“嘴巴生意”的林園,在這場激烈行情中的操作究竟是怎樣?
01
曾表態(tài)滿倉應對
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統計稱,截至2月28日,林園并未對持倉行業(yè)做過多調整,食品飲料股票的占比超過70%,持倉風格更偏重大盤成長。
去年12月末,林園在一場公開活動支出,“我們始終看牛,是死多頭。不買股票怎么能夠賺錢,這方面我是比較貪心的。對于當前的市場,我們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全面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這時候我們做投資的人也是比較亢奮的?!?
當時,他還判斷2021年牛市要在2020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演繹,提醒投資者要做好準備,滿倉應對牛市。
一直以來,林園對“嘴巴生意”非??春?,主要體現在大消費和醫(yī)療健康板塊的投資機會。他曾如此形容:嘴巴吃的東西,不管是藥也好,食物也好,都是一個持續(xù)的剛需,它會過期,會消化掉,還曾稱茅臺價值比黃金大。
02
老基金“高倉位扛著”
近期行業(yè)板塊調整的“急先鋒”,正是飲料制造和醫(yī)療服務。
據WIND數據,申萬一級行業(yè)食品飲料和醫(yī)藥生物的2月份跌幅分別為-5.05%和-1.61%;截至3月8日,兩大板塊3月份跌幅分別達-8.97%和-6.62%。
以早年成立的林園2期、3期來看。華潤信托-林園2期、3期基金2月26日凈值,相比2月10日回撤高達21%(見下圖)。
成立于2007年2月份的深國投-林園證券投資基金產品也有明顯凈值回撤,一個月回撤6.64%。
據格上財富,該基金凈值從1月29日的10.5跌至2月26日的9.8,跌幅為6.64%。截至2月26日,上述私募基金年內收益為4.07%,仍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5015.541, 44.54, 0.90%)(5015.1962, 44.20, 0.89%)。
上述三只基金均成立于2007年,屬于林園管理的“老基金”。
03
新產品“別樣風情”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認為,林園旗下的所有產品都保持高倉位,一直“硬扛”著沒做調整。
但事實并非如此。盤點林園2016-2020年募集的產品,相關基金凈值在1月末~2月末在市場大幅波動時,表現“冷靜”。
比如,林園投資1號基金,成立于2016年12月,近期的凈值波動如下圖。在今年1月8日,該基金凈值為6.36,到了2月26日為6.35,凈值變化微乎其微。
類似的林園投資11號也是如此。2017年7月份成立的林園投資11號,2019和2020年投資收益分別為108.03和75.52%。但截至今年1月29日~2月26日,凈值只微跌了0.21%。這意味著該產品也出現倉位的“騰挪”。
林園投資103號成立于2020年3月份,也出現了1月29日與2月26日凈值相比微跌的情況。
總體來說,上述產品近一個月的凈值波幅明顯低于林園早期的產品,這或許意味著,林園在今年1月~2月初很可能調整了投資組合(比如大幅降低了股票倉位,或者置換為低估值的品種),由此躲過了2月份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