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理垃圾”之名行誘導安裝、竊取用戶隱私之實 手機“清理軟件”的“坑”你掉進去過嗎?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經(jīng)歷?打開APP后,有幾秒的強制廣告時間,但這廣告像是“安全提示”,警告你的手機“內(nèi)存不足”“有病毒風險”或者“垃圾太多,亟待清理”,往往還伴隨著一個大大的嘆號。其實過幾秒廣告就會自動消失,但如果被這樣的信息欺騙點擊,就會開始下載所謂的“安全軟件”“清理軟件”,有的下載之后非但不會安全,還會竊取用戶隱私。
孫先生打開某些手機軟件時,總會收到“病毒文件”“垃圾清理”等提示,他不知道這些其實只是廣告,擔心自己手機安全,根據(jù)提示下載清理軟件清理后,卻發(fā)現(xiàn)手機并沒有變快,反而是莫名其妙的軟件越來越多。孫先生說:“進入APP以后,經(jīng)常有一些提示顯示你的手機該清理了、速度慢了。一般像我們上歲數(shù)的人都不懂,就按照它的提示操作。說實話,從來沒感覺它頂過什么事,可是過一段時間又蹦出來了,反而有的時候覺得被它整得越慢了。它老是自動冒出來,不知道它是真的還是假的,導致經(jīng)常按照它的提醒來,覺得那樣可能會對自己的手機運行速度、內(nèi)存有利。”
甚至有的軟件不僅不清理手機垃圾,反而干起了竊取用戶隱私、自動安裝其他軟件的勾當。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網(wǎng)絡安全中心此前有測試發(fā)現(xiàn),在一款小說閱讀軟件里,正常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了清理軟件的廣告,點擊后,手機下載安裝了一款叫“內(nèi)存優(yōu)化大師”的軟件,自動清理過程中繼續(xù)蹦出“清理手機緩存”的提醒,再次點擊后,手機又下載安裝了“超強清理大師”,不斷地提醒、下載、清理,同樣的路徑接力重復,手機上又安裝了“智能清理大師”和“手機管家Pro”。僅僅幾分鐘,4款清理類軟件就在手機上“安家落戶”。
各類清理“大師”表面上是在清理手機垃圾,實際上卻在后臺大量竊取用戶信息。
在對“手機管家Pro”的測試中發(fā)現(xiàn),短短8.75秒,該軟件就讀取了890次用戶應用程序列表、1300多次手機用戶識別碼(IMSI)、900多次手機設備身份識別碼(IMEI)。這類手機清理軟件通過高頻讀取手機信息并不斷上傳,使CPU高負荷運行,導致手機卡頓,從而達到讓用戶不斷點擊下載軟件的目的,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數(shù)碼評論員黃浩告訴記者,這些所謂的清理軟件基本上都沒什么功能,主要“工作”就是通過欺詐的方式,誘導安裝軟件。他說:“市面上大部分所謂的清理軟件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它們里面其實很多壓根就沒有做任何清理相關的應用。對于很多老人家或者很多對手機不了解的用戶,它們用一些誘導性提問,設置一個清理的按鈕,但實際上你按上去,它就會去下載其他軟件,或者用另一種誘導的方式,比如安裝了清理軟件之后,你能領取一份什么獎品,但那個按鈕實際上是再給你安裝一個垃圾應用或者惡意應用?!?/p>
黃浩說,每安裝一個此類應用,商家都可以獲利,而這背后,是一整條應用安裝推廣的產(chǎn)業(yè)鏈?!耙驗檐浖职l(fā)都有一個渠道,就是說,通過某個渠道下載的一個應用,這個軟件商會按照下載的量,比如下一個5分錢,給渠道付費,你可以理解為清理軟件實際上就是個分發(fā)渠道,是一個披上了欺詐外衣的渠道?!?/p>
黃浩強調(diào),此類應用一般難登大雅之堂,也不會在正規(guī)應用商店出現(xiàn),所以只能借助于這樣的渠道推廣。它們不僅會將其他惡意應用一起帶來,還會不知不覺地竊取用戶隱私。那么真要清理手機該怎么辦?黃浩建議,只使用系統(tǒng)自帶的清理軟件或者安裝一個大品牌的應用,絕對夠用。
黃浩提醒:“當你身邊的朋友或者你家人向你詢問是否要安裝這樣的軟件時,你可以斬釘截鐵地回答他——不需要。如果你要使用這種清理功能,直接用手機廠商自帶的軟件功能就好,這個軟件不需要你下載,它是出廠就默認安裝在你手機里的。我們雖然不能‘一棒子打死’,因為有一些清理軟件是正牌的,比如一些安全廠商,他們都出過一些正規(guī)的手機工具類的應用,但他們不會通過這種方式讓你下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