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歐財富投顧 作者:吉姆
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2022年4月25日),3000點保衛(wèi)戰(zhàn)以失敗告終。
從基本面來看,近兩周市場的調整除了大家已經熟知的一些原因之外(疫情擴散、美聯(lián)儲加息、俄烏沖突),人民幣匯率的快速貶值也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
我們認為,在美聯(lián)儲開啟加息周期以及國內供應鏈出現擾動的背景下,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因素或發(fā)生變化,外國資本短時間內流出可能對資本市場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不過,長期來看,國內經濟基本面向好的局面并未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匯率短期波動并未超出合理的范圍,在中長期內仍會向均值回歸。
短期來看,我們還面臨哪些挑戰(zhàn)?
一、疫情在全國多點散發(fā),對需求與供給均造成較大沖擊,居民正常的消費需求由于居家隔離受到抑制,供應鏈也因疫情受阻,使得各項刺激經濟的政策難以及時施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接下來二季度經濟數據來說,或許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建投策略對比當下的經濟數據,發(fā)現當前經濟的活力相較2020年二季度更弱。
二、進入年報和一季報的業(yè)績公布期,伴隨著經濟宏觀面的壓力,投資者大概率會繼續(xù)下調對企業(yè)的全年業(yè)績預期,對后續(xù)市場帶來壓力。
這一點,從今日市場的走勢也可以看出。因為某龍頭公司24日晚間公布將一季報披露時間推遲至4月30日,創(chuàng)業(yè)板情緒受到重挫。
三、市場連續(xù)下跌后增量資金不足,微觀流動性短期或難恢復。
四、美聯(lián)儲加息外溢的風險。美聯(lián)儲官員不斷地釋放鷹派言論,5月份或許至少加息50個基點,美債期貨曲線隱含的此后的加息概率也在高位,中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出現了倒掛,已有跡象表明對國內資本外流的壓力也可能相應增大。
就沒有好消息了嗎?
也不是。我們還是要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未來市場的走勢。
當前有一些積極信號正在出現,對于實體經濟的多項直接間接政策依次發(fā)力,比如3月社融增量的超預期,讓市場再次看到貨幣政策推動穩(wěn)信用的巨大效力。從信用擴張的結構看,實體企業(yè)、居民的投資、消費等需求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說明穩(wěn)增長政策的持續(xù)加力可期。
而從市場估值上來看,目前雖然離歷史最低點還有些距離,但是已經處在相當有吸引力的水平。
根據興業(yè)證券的測算,當下萬得全A、上證綜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股權風險溢價已經分別升至2010年以來的72.1%、82.2%和94%分位,均已超過2016年初股災結束后的水平。
這些,可能都構成了A股見底的重要信號。
無論是從近期的政府政策態(tài)度、官員的公開發(fā)言來看,全年穩(wěn)增長的目標還是堅定不移的。預計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季報披露結束,美元如期加息等因素落地,中期修復行情或將漸行漸近。
國君策略團隊表示,上證估值已接近2018年極限時刻,距2020年疫情沖擊低點估值也基本持平,表明隨著市場的調整,中長期的配置價值正在開始顯現。
中金策略研報認為,A股目前在政策、估值、資金、行為信號方面已經部分顯現底部特征,基本面信號結合當前的增長環(huán)境,可能尚需時間等待更為明確的拐點出現,依然維持目前市場處于“磨底”期的判斷,雖然短線市場可能仍有反復,但中長期來看機會逐步大于風險,對于后市表現不必過于悲觀。
聊幾句心里話
市場跌成這樣,大家心里都免不了焦躁。
圖片來源:中金
無論是哪一次底部,對投資者來說都是很難熬的時期。我們以后視鏡視角回頭看,當時保持在場或者堅持定投,甚至加大投入的投資者,在市場啟動反彈后,大概率都能夠“扭虧為盈”。
這一點,對于很多近兩年新進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比較難理解,覺得當下特別難熬。
但是,我們靜下心來,如果把市場想象成一個彈簧,前期被壓得越厲害,后續(xù)的反彈力度反而有可能不錯。
每一次的深蹲,都是為了更好的起跳。
當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能做到還是“逆人性”的。
借這個機會,我們也想和大家再強調下投資基金的長期思維,用“長錢”來投資。
除了長期回報可能會更好以外,也可以盡可能避免大家因為資金流動性的問題,面對短期的市場波動,無奈被動離場。
“再過一兩年,人們回過頭來看這次大跌,大家可能會認為,并沒有當年想得那么慘?!?/strong>
——吉姆·羅杰斯
另外,無論內心多么焦躁,希望大家能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和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