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調降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有何意義?
【創(chuàng)金合信金融地產(chǎn)行業(yè)研究員 胡致柏】
4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自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至8%。2021年,在人民幣升值較快的背景下,央行分別在6月15日和12月15日兩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每次上調幅度為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本次外匯存準率的下調幅度偏謹慎。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將使得國內市場上的外匯銀根邊際寬松,人民幣匯率得到支撐。結合近期匯率走勢來看,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意在糾偏市場對人民幣短期快速貶值的預期。當前金融機構外匯存款約1萬億美元,約占存款總額的3%,下調1%的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將釋放約百億美元左右規(guī)模的外匯流動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抑制人民幣匯率單邊貶值預期的目的。但外匯準備金率的調整對人民幣匯率影響或更偏向短期,而釋放出的政策層面會適時“干預”來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的信號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