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基民投資熱情日趨高漲的情況下,不少績優(yōu)基金卻紛紛調整單日申購額度,開啟限購模式?;仡櫄v史可以發(fā)現,基金限購通常與市場行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基金對后市的觀點。
1月27日易方達基金發(fā)布公告,自1月28日起,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的大額申購額度從原來的10萬元調整為5000元,這是該基金今年以來第二次調整大額申購上限。無獨有偶,1月15日,興證全球基金發(fā)布公告稱,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混合基金自1月15日起暫停接受3000元以上申購、轉換轉入申請。
對于基金限購的原因,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如果短時間內申購的資金太多,基金規(guī)模增長過快,有可能打亂基金經理此前的投資思路,增加管理難度;另一方面,如果基金持有者是少數大客戶,就會存在流動性風險的可能。資金量較大的客戶如果突然贖回,會讓基金經理措手不及,只能被迫賣出資產以應對贖回。歷史上曾多次出現基金經理由于難以應對流動性風險而無奈拋售資產,導致基金凈值大跌的案例。因此,在股票市場行情火爆時,很多基金公司都會有意識地控制旗下基金大額資金申購的比例。
實際上,從最新披露的基金2020年四季報看,不少基金經理就明確亮出對A股后市偏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在他們看來,2021年的投資應關注估值“水位”問題,需要且清醒且觀察。
長江證券研報顯示,從歷史數據來看,基金限購與市場行情的發(fā)展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梳理低配售比公募基金的發(fā)行時期、發(fā)行時市場點位數據、發(fā)行募集的資金規(guī)??梢园l(fā)現,自2000年以來,兩次大牛市的起步階段,低配售比基金發(fā)行得較少。而在上證指數大幅攀升后的牛市中后期,低配售比基金則會密集出現。
今年以來,基金發(fā)行市場持續(xù)火熱,爆款產品頻出,部分明星基金經理更是成為投資者競相追捧的偶像。長江證券研報表示,在市場持續(xù)兩年強勁表現后,面對公募基金紛紛限購,考慮追隨熱門限購產品的投資者,不妨更多一點思考:限購的產品是否匹配自身風險偏好?是否對限購產品的未來收益率抱有不合理的預期?當后期行情與凈值遇到大的顛簸時,能否給予產品更耐心的陪同與支持?
“考慮好上述問題,再去選擇并持有優(yōu)秀管理人的優(yōu)質產品,這才是更好地分享未來經濟與企業(yè)發(fā)展紅利的正確方式?!遍L江證券研報表示。